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回升,潜在通胀仍温和
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回升,潜在通胀仍温和
物价回升但潜在通胀温和\n6月美国消费者物价出现显著变化。劳工部数据显示,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上涨0.3%,为五个月内最大涨幅,这一增长反映了部分商品成本上升。其中,房租成本上升以及汽油价格在连跌四月后反弹1.0%,是推动因素。\n \n然而,潜在通胀仍相对温和。新车和二手车价格较5月下降,机票、酒店和汽车旅馆客房等服务价格在6月也更为便宜。需求疲软限制了服务价格上涨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通胀全面上升的担忧。\n \n核心CPI与整体通胀态势\n核心CPI(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)在6月上涨0.2%,同比涨幅为2.9% 。在截至6月的12个月里,CPI在5月上涨2.4%基础上,进一步上升至2.7% 。食品价格6月上涨0.3%,与5月涨幅相同,杂货店价格受非酒精饮料和咖啡价格推动,也上涨0.3% 。不过,因禽流感缓解,鸡蛋价格下降7.4% 。\n高盛资产指出,虽CPI显示关税影响迹象,但潜在通胀仍温和。不过预计夏季物价压力将增强,7、8月CPI报告至关重要,目前美联储处于观望状态。\n \n关税政策与物价预期\n2月至5月,CPI通胀读数处于低位,特朗普要求央行降低借贷成本。经济学家认为,通胀对4月宣布的进口关税反应迟缓,因企业在销售关税生效前积累的库存。\n \n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,对墨西哥、日本、加拿大、巴西及欧盟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。这使得经济学家预计夏季商品价格将普遍走高。从6月数据看,家居用品、家电、体育用品、玩具等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,而二手车、卡车和新车价格有所下跌。\n \n后续展望与市场影响\n高盛预测,未来几个月核心CPI每月将上涨0.3% - 0.4%,主要源于关税导致的消费电子产品、汽车和服装价格上升,不过短期内核心服务通胀影响有限。\n \n在货币政策方面,美联储以不同通胀指标衡量2%的目标。预计本月政策会议上,美联储会维持基准隔夜利率在4.25% - 4.50%区间。6月会议纪要显示,仅少数官员认为利率最早可能在7月29 - 30日会议下调。同时,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基本持平,美国国债收益率涨跌互现,整体经济在通胀与关税政策影响下,走向仍待持续观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