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观察-从此再无猪周期?
行业观察-从此再无猪周期?
生猪价格的剧烈周期性波动——“猪周期”,曾深刻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。同时也是资本市场上我一直在关注的机会,然而,随着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与消费市场的根本性变革,现代生猪产业已构筑起强大的抗周期壁垒,“猪周期”正在走向终结。\n?规模化养殖重塑产能韧性?\n大型养殖集团已成为市场主导力量,其资金实力、管理能力和产业链整合程度远超传统散户。面对阶段性亏损,更可执行逆周期产能调节。牧原、温氏等头部集团在2021-2023年行业普遍亏损阶段,能繁母猪存栏量不仅未见崩塌式下滑,能繁母猪始终在4000万头以上,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。\n?标准化生产筑就效率护城河?\n大规模农场关键生产指标显著优化:规模化养殖场的PSY(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)普遍超过24头,远高于传统散养的15-16头;全程料肉比降至2.7以下,管理成本大幅下降。非洲猪瘟后对种猪场实施的全封闭式分区管理,疫病风险显著降低,成为平抑周期波动的基石。\n?消费替代挤压价格波动上限?\n居民饮食结构日趋多元化,禽肉、牛肉、水产品等替代消费显著增长。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猪肉消费占比高达65%,但到2023年已降至55%左右。其中禽肉消费量在10年间增长近40%,2024年白羽肉鸡产量突破1000万吨。\n?触发“新猪周期”的条件几近苛刻?\n旧模式的猪周期重现需多重极端条件同时发生才有可能重启:\n?关键产能崩溃?:非洲猪瘟等烈性传染病大面积爆发,且规模企业防疫体系失效,导致全国性能繁母猪存栏下降超15%;\n?系统性成本失控?:玉米、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短期内飙升30%以上并长期维持,且能源与人工价格同步跳涨,推动全行业成本突破盈亏线导致去产能;\n?政策剧烈转向?:如突发严苛禁养政策或强制去产能行动,叠加储备肉逆向干预市场;\n?极端天气叠加?:如重大灾害(洪水、高温)重创主产区,同时引发生物安全隐患。\n这些因素同时发生的概率极低。在未来优质的猪企会从周期股变为稳定的红利股。\n?#基金???#基金界的灵魂画手???#我的理财日记???#风口上的猪???#跟上时代的红利期???#养猪???#股市???#养猪日记???#行业分析???#用户生命周期?
上一篇:香港物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