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价涨了,口红为何能卖爆?
猪价涨了,口红为何能卖爆?
你知道吗?当菜市场的猪肉摊主愁眉苦脸地贴上“今日涨价”的标签时,商场口红专柜的销售员可能正偷偷乐开花。这可不是玄学——经济学里藏着一条看不见的丝线,把猪八戒的身价和姑娘们的化妆品绑在了一起。\n \n猪肉涨价背后的经济学多米诺骨牌\n2022年全国猪肉批发价飙到26元/公斤,比2021年暴涨46%,这可不是养殖户突然集体给猪做SPA导致的。非洲猪瘟让生猪供应断崖式下跌,而开学季和中秋国庆双节又像两块磁铁,把聚餐、食堂采购的需求吸得暴涨。更魔幻的是,当你在超市犹豫要不要买那块标价28元/公斤的白条猪时,可能没意识到自己的消费行为正在改写另一个市场的剧本。\n \n口红如何成为“猪肉替代品”\n这里就要搬出经济学里的“替代效应”了——当牛排变奢侈品,泡面就会变成香饽饽。对于月薪五千的打工族来说,猪肉每斤涨5块钱,可能就意味着每周要少吃两顿红烧肉。但人类总需要点“小确幸”来补偿自己,这时候单价百元的口红就成了完美替补:既不会像买包那样肉疼,又能立刻获得“我对自己好一点”的心理满足。济南刘女士的消费清单就是典型案例,她最近明显增加了鸡肉采购,同时减少外出就餐,这种“消费降级”往往伴随着“安慰型消费”的抬头。\n \n穷也要精致的经济学密码\n经济学家管这叫“商品需求收入弹性”——猪肉这类必需品再贵也得买,但预算紧张时就得在其他地方省。有趣的是,像口红这种“轻奢品”反而会出现“逆周期增长”。2008年金融危机时,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口红销量就逆势上涨11%,被总结为“口红效应”。如今猪价涨到半年最高点,商场化妆品柜台可能正在复刻这个剧本:当人们放弃万元医美项目时,三百块的口红就成了“平价快乐水”。\n \n菜篮子和化妆品的量子纠缠\n更微妙的在于市场心理学。猪肉涨价像推倒了第一块骨牌:餐饮店把回锅肉减量→上班族带饭频率增加→女性更在意素颜上班的气色→入手提气色的豆沙色口红。得利斯公司的王经理说得更直白:学校开学后肉类采购激增推高猪价,而同期返校大学生们可能正用一支新口红开启新学期。这两个场景在GDP统计表上相隔十万八千里,却被消费者的钱包强行组了队。\n \n下次看到大妈在菜市场为三块钱和肉贩子据理力争时,别急着感慨生活不易。转头去商场看看,说不定有位姑娘正握着省下的猪肉钱,对镜试用当季热门色号呢——这大概就是经济学最浪漫的蝴蝶效应。\n#养猪 #风口上的猪 #消费注意陷阱 #口红
下一篇:猪能飞上天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