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族人真的有钱吗?
藏族人真的有钱吗?
★
说来惭愧,在牧区待了一个多星期,我总是在“他们到底有钱还是没钱”的问题里徘徊。
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应该挺有钱的。家家户户养了五六十头牦牛,按市场价来算就是六十多万;去到牧民家里,牛羊肉也是随便吃;这边的公益组织向成员(都是普通牧民)筹款时,从几十到几百,大家从来都很爽快交钱。
但有时候我又觉得他们应该没钱。比如牧民的穿行用度都很穷匮,冬牧场的房屋也不过是土坯房;比如当地年轻人和我说,他在内地打过两次工,去年挖虫草只赚了2000,现在全职在公益组织没有收入,全靠家里人的补贴救济。
后来聊得多了,我逐渐意识到,关于“藏族人有没有钱”并没有标准答案,一切取决于你有怎样的价值观。
以牦牛举例。
我们看到牦牛总会下意识用市场价来换算,会想当然地觉得:哪怕没钱,多杀几头牦牛卖一卖不就有钱了吗?
但在藏族人的眼里,杀生是非常坏的行为,多杀一头就多一份罪孽。因此除了必要的时候,牧民们完全不会考虑要用牦牛换取更多的钱财。
所谓必要的时候,是因为高原寒冻、物产稀少,牦牛肉是人们必需的营养来源,牧民会在每年冬天宰杀一两头牦牛,作为一家人一年的口粮,以及会卖给亲戚朋友四五头,换一些钱用作其他生计开支。
但这就是极限了。
对他们来说,牦牛为自己献出了生命,因此,牧民每年还会放生几头。如果你在藏区看到了耳朵上系着红绳的牦牛,就代表这头牦牛未来是会被放生的。
考虑到牧民几乎天天都要早起晚归去山上放牧,以及牦牛生长缓慢、一般长到7岁后才能被宰杀或交易,所谓的“报酬”和这些辛苦比起来,也就几乎不值一提了。
但另一方面,正因为牧民对牦牛的处置相当灵活,所以藏区的牧民虽然生活贫穷,却有着更强的安全感——走投无路的时候至少还可以卖一头牦牛。
但对内地的农民来说,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是真的走投无路了。
也因此,牧民们对待公益事业很大方。他们的想法很单纯,只要对家乡有好处、对草场有好处、对神山圣湖有好处,就能像供养寺院一样供养公益组织。
哪怕自己的小孩做公益没收入,也会对小孩说:你做的事是正确的,你只需要好好做,家里会资助帮你。
这在内地是不敢想象的。
吕植老师曾说,中国环保的希望就在藏区。我现在也真心这么觉得。
.
上一篇:养猪致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