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全竞争猪市场-如何获取超额收益-连载一
完全竞争猪市场-如何获取超额收益-连载一
一、猪肉\n中国人对猪肉的喜爱似乎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。豕、彘、豚、豵、豬,都是猪的意思,“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,食色性也”,这里的食色也是猪的意思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23 年我国生猪出栏量72,662万头,猪肉产量5,794万吨,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 60.10%,占全球猪肉产量约50%。人均每年消耗余约半头猪,每天消耗约2两猪肉(一般推荐每人每天吃1两肉类),营养还不错。\n二、猪的品种与养殖\n猪分为很多品种,比如大白猪,原产于英国,瘦肉多脂肪少;长白猪,原产于丹麦,典型的瘦肉猪,配合力好,一般用作杂交品种的父本;杜洛克,原产于美国,全身红毛色,世界著名的瘦肉型品种,身体强壮且饲料利用率高。由于我国本土猪脂肪较多瘦肉率不高,90年代开始,我国从国外引进瘦肉猪品种,与本土猪进行杂交,产生的后代能适应中国的环境而且瘦肉率也较高。目前在主流养猪场,一般采用大白猪和长白猪的杂交品种,这种杂交后代,适应能力强、饲养容易、产仔多,成为行业主流。\n从父母代种猪怀孕,到成品肉猪上市,一般需要9-10个月的时间,从当年4月起,能繁殖的母猪数量大致可以了解次年出生的小猪数量,也就是次年猪肉的供应量。\n三、市场分散\n根据牧原股份招股说明书,2011年我国年出栏规模在50头以下的养殖场占比超95%,可见市场供给方的分散程度。发展到2023年,我国生猪出栏量居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出栏约 14,915 万头,占全国生猪总出栏量的份额约为 20.53%,而美国前十大养猪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0%,我国商品猪行业集中度不高。\n四、完全竞争市场与周期波动\n我国猪供应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。由于散户众多,猪肉价格波动便会导致散户的入局与出清,散户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对猪肉价格产生影响,而这种影响又导致了猪肉的周期性波动,两者互为因果。\n根据牧原股份的年报:散养模式下,养殖户一般根据当时商品猪的市场价格安排生产,猪价格高则养猪积极性高。但由于母猪从出生选留为后备母猪到其能繁殖商品猪到出栏需要约1年半的时间,1年半后新一轮商品猪大量出栏,造成供过于求,商品猪价格开始下跌。当市场价格跌至行业平均养殖成本以下时,大量养殖户出现亏损,开始杀掉种猪、退出商品猪饲养行业,在1年半后,商品猪供给大量减少,价格从低位开始上涨,如此循环往复。\n \n#完全竞争市场 #养猪 #经济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