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原生意模式(上)
牧原生意模式(上)
牧原是本人长期跟踪的公司之一,在梳理本次年报前,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牧原的生意模式特点。\n \n特点1:无论生产多少都能“变现”。\n \n这一点比很多库存堆积在仓库里的公司强太多了,当然它也有它的这方面的弱势,这里就要说到无“定价权”了。\n \n特点2:公司无定价权。相比于茅台、榨菜、辣条这类超级品牌的产品,猪肉是一种无差异化的产品,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,这是它的弱势。\n \n特点3:行业需求稳定,猪价周期的波动是由供给侧决定。\n \n国内每年大概会吃掉7亿头猪,每年会有小幅波动,但需求非常稳定。(见图 8)\n \n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,去年猪肉产量占全球的49%。(见图 9)\n \n同时,我国也是全球猪肉最大的消费国。猪肉产量达到5706万吨,占主要畜禽肉类产量的59%。(见图 10)\n \n由此,我们可以感受到猪肉的需求在我国其实非常稳定,它价格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供给侧的变化。\n \n比如2019年发生了“非洲猪瘟”,那些防疫能力不强的小散纷纷清退,大量种猪死亡,导致当年出栏的猪大幅减少至5亿多头,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,猪肉价格飚涨至40元/kg。最终使得牧原这类防疫能力强悍、出栏能力高的龙头猪企赚得盆满钵满。(见图 11 12)\n \n特点4:长期最具优势的企业一定是能把养猪成本降到最低的。\n \n历史告诉我们:投资那些周期性大起大落的行业,先把赚大钱的想法搁一边,活命才是首要考虑的。对于猪企而言,我们要投资的第一个刚性条件,一定是在猪周期低谷时不会被清扫出局的企业,而不是看你巅峰时多么潇洒。\n \n这个核心在于成本。谁能把养猪成本控制到最低,那么它一定是最后倒的那个。在猪周期低谷时,拼的就是谁先把不被人熬垮,熬到一半,猪企清退、猪价上涨,剩下的猪企开始进入吃肉期,进入下一轮周期。\n \n谈到了成本,再来具体肢解下成本控制端,这里主要有四大点:饲料、折旧、人工、疫苗。\n \n其中,饲料成本占到55%-60%,折旧和职工薪酬分别各占10%,药品及疫苗占到5%、其他还有一些物料、能源消耗。\n \n由于牧原本身就地处河南这个产粮大区,具备地域优势,而温氏则地处南方,世界上养猪成本最低的就是巴西马太格罗索,它们的单位成本在每公斤7块以下,是我们的一半,就是因为饲料价格。\n \n对于,养猪还有一个重要指标PSY——这是衡量母猪繁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,也就是一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成活仔猪。\n \n(因字数限制,全部内容请看图文)